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教材第10页图19本图形象地显示了海洋中渔业资源锐减的严峻现状。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性捕鱼开始以前,由于人类捕捞量较少,没有超过鱼类再生的能力,广阔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自从商业性捕鱼活动开始以来,由于人类渔船数量的增多,渔具、捕鱼技术的进步,海洋捕捞范围的扩展,捕鱼量大增,超过了鱼类再生的速度,造成了海洋渔业资源锐减,质量下降,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二教材第10页活动提示: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的环境观念提升到足以指导行动、形成行为习惯的水平,引导同学们对日常行为习惯的关注和思考,在环境保护中进入“从我做起”的境界。进行活动时可采取多种形式,但要注重分析和讨论,最好能形成小论文。三教材第13页思考关注乡土环境问题,注意本地建设项目,是使正确观念见诸行动的主要方法,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提示:通过实际调查进行统计。2.提示:运用所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评价,得出结论。3.提示:意见书可从建设项目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及可能产生的恶果方面进行综述。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了环境。据此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环境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fA.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观
B.环境观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
C.环境观决定了人对环境的态度,人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D.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
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A.人与环境之间应协调发展
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
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天人合一
解析:第1题,环境观是人类对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正
确的环境观才是科学世界观的一部分。环境观不仅决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态度,而且制约着人
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第2题,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它强调人的主观
能动性,而忽视环境的客观规律,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
的干预更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1D2B
3.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本题考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