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细胞工程的发展
1.下列技术中,一般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是
A.1907年哈里森进行的蛙胚神经组织培养
B.1972年卡尔逊获得了体细胞杂交植株
C.1982年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获得了巨型小鼠
D.1996年韦尔穆特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绵羊“多莉”
解析:选C。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经过重组的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转入
小鼠受精卵内,并将早期胚胎植入小鼠体内妊娠,分娩出了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巨型小
鼠,这一实验被认为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知识点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哪一阶段上获得的
A.愈伤组织
B.再分化
C.形成完整植株
D.取离体组织
解析:选B。植物体的根、茎、叶细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条件下,
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养基上,就可以诱导其
再分化生成胚状体或根、芽,所以胚状体是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再分化阶段形成的。
3.下列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离体的植物细胞均能表现出全能性
B.肝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
C.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植株是细胞全能性的表现
D.植物体内细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解析:选C。离体的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还需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其他适宜外界
条件。肝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分化
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但细胞要表达全能性必须要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
4.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
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f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解析:选C。目的基因C和质粒都有可被EcoRⅠ切割的酶切位点,另外需要DNA连接酶将切好的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起来,A项正确;愈伤组织全能性较高,是理想的植物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的方法通常为农杆菌转化法,B项正确;质粒中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因此选择培养基中应该加入潮霉素,C项错误;使用分子杂交方法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D项正确。5.如图表示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