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泉青瓷
朱嘉盛
在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赣边境,群山延绵,峰峦叠嶂,溪流纵横。龙泉市就位于这片绿色的区域,总面积3059平方千米。龙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洞宫山、仙霞岭两支山脉绵亘其中,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在市西、南、北有20多条小溪流向中部,汇入龙泉溪,流向温州。市西北的住溪、碧龙溪是乌溪江上游,流向杭州。市西的宝溪流入福建省属闽江水系,流向福州。所以,龙泉就有了“水流三州”的称谓。只有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经过智慧、勤劳的龙泉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最终奠定龙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的地位。
初次对龙泉的概念是来自一把宝剑,这是一把制作精良的“龙凤七星剑”,它寒光凛冽,握在手上,会让人感到与武侠小说的世界拉扯了距离。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宝剑,剑的主人告诉我,这把剑是在龙泉买的,那是一个自古以来盛产宝剑的地方。后来又在朋友处看到了一件花瓶,花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其釉色青如玉,光泽柔和,晶莹滋润,与其它瓷器大不相同。我那位做古玩生意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件龙泉青瓷。至此我才知道龙泉不但出宝剑还产这样精美的瓷器,对龙泉宝剑我曾作过一番粗浅的了解,那这青瓷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怀着好奇之心,试着去探个究竟。从资料上看,在龙泉市境内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一、历史源流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境内山岭延绵,森林茂盛,瓷土等矿藏资源丰富,又位于瓯江上游,有便利的水路运输,加上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自然条件可称得上得天独厚。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龙泉的百姓便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取越窑、婺州窑、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当时烧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龙泉市查田镇下保村曾在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鸡首壶”、“鸡冠壶”、“莲瓣碗”等青瓷器,皆为灰胎青黄釉,这就是早期的龙泉青瓷。
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青瓷进入了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据实地考查证实,当时窑业已初具规模,这类淡青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