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路径一目标理论r
第六章路径一目标理论r
r
r
概述r
r
路径一目标理论PathGoa1Theory就是关于领导者如何激励员工达到指定目标的理论。该理论源于那些着眼于激励员工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埃文斯Eva
s,1970、豪斯House,1971、豪斯和德斯勒Dess1er,1974以及豪斯和米切尔HorseMitche11,1974年等人的领导力著作中。这个领导学理论的既定目标是通过激励员工来促进他们的绩效并使员工更加满意。r
r
与情境研究法和权变理论不同,路径一目标理论强调的是领导风格与员工特性和工作情境之间的关系。路径一E1标理论的前提来自于期望理论Expecta
cyTheory,该理论认为: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分内的工作,而他们又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一定的成果或者如果他们认为为工作付出是值得的,那么他们就较容易受到激励。r
r
对领导者而言,这一理论提出的挑战就是要采取一种最能激励下属的领导风格。我们通过补足那些在工作情境设定中被遗漏的要素做到了这一点。领导者在工作环境中通过为员工提供信息或奖励来尽力促使他们达成目标;领导者还向员工提供他们在达成目标时所需要的一些要素。r
r
根据豪斯和米切尔在1974的著作,当员工从工作中所得收益的数目和种类有所增加时,领导力就产生了激励。领导力在以下情况下也能产生对员工的激励: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为他们指明方向使达成目标的路径十分清晰并且易于执行;为他们清除前进方向上的障碍;或者是这项工作能使员工的个人满意度更高见图61。r
r
简而言之,路径一目标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了解释领导者应当如何通过选择最符合员工自身需求和工作情境需求的行为来帮助其下属沿着通向他们目标的道路前进。通过选择适当的风格,领导者增强了员工对成功和满意的期望值。r
r
r
路径一目标理论在概念上是相当复杂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理论,我们可以从它的几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分别进行分析。r
r
图62说明了路径一目标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领导者的行为、下属的个性特征和素质、任务的特性以及领导者的激励。路径一目标理论认为每一类领导者行为都对员工r
r
r
的前进动力有着不同的影响。特定的领导行为是否能够激励员工是与员工个性特征以及任务特点有关的。r
r
领导者的行为r
r
迄今为止,路径一目标理论已经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领导行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包括指导型、支持型以及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领导行为。但是路径一目标理论还没有明确解决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问题。r
r
指导型领导力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