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
第一节设计依据
一、2004年《教学楼建设标准》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三、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04618)四、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五、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六、公用建筑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七、成都市勘察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地形图及现状图八、学校提供的有关基础技术资料。九、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第二节设计原则
一、通过对该地块的分析和理解,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该地块的利用价值,建成最具先进水平的地标性学校建筑。
二、外国语学校建设应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方针,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这个特殊人群的需要,按照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
三、根据学校现有建筑布局特点和建筑设计要求,合理用地。功能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或减少交叉污染。
ofrualdi
kgwtescpbyhm
f四、各教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有良好的朝向,有利于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
五、楼内分区、横竖向交通设计应坚持功能适用性原则,重点考虑内部流线和安全卫生问题,合理安排楼梯和水、电、暖供应路线;保持防火、卫生间距以及学校内交通通畅。做到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
六、造型设计与周围环境尤其是与相邻教学楼相协调,以适用性为主,内外装饰装修以实用和经济性为标准,尽可能节省投资。
七、对废弃物的处置,应按有关规定做出妥善安排。
第三节建筑设计方案
一、立面设计本项目将建成本学校重要标志性建筑,因此,新楼外型设计要与建筑物的风格协调统一,主立面设计着重体现现代建筑特色,突出学校建筑的独特风格,线条简洁、色彩明快,在北、西、东三个立面均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二、剖面设计根据大楼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考虑,层高36米,一层室内外地坪高差05-10米。三、内部交通楼梯根据空间分布和使用角度考虑,并合理定位,保持通畅的内部交通流线和满足安全疏散功能需要。四、装修设计根据项目需要和校方实际能力及相关规定,教学楼机构建筑装修和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教室用房的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不起尘、易维修;2、地面用材应采用防滑、宜清理的材料。本项目室内外主要装修部位、标准和用材为:(1)地面、楼面各教室采用12厚塑胶地板,建筑胶粘剂粘铺,(基层面与塑料地板背面同时涂胶),3~5厚自流平水泥找平层,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