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常识。基础教育不能轻视常识的教育,尤其不能把常识搞成专业。台湾的五识教育:知识、常识、见识、胆识和赏识。
赏识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思维方式。有了赏识,一个人一生到处都是朋友,到处都有“贵人”;相反就会到处都是敌人,到处都是敌对势力,到处都是无法逾越的“墙”。
要坚决避免那种考死学生的偏难繁怪的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探究性学习以及未来的专业学习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平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时,当知识的系统性与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间发生矛盾时,后者优先。
f从世界先进国家的教学原则上看,基础教育阶段,在传授知识上都实行“饥饿式教学法”(类似于苹果的“饥饿销售法”),以保持学生高昂、强烈的求知欲望。高等教育阶段则实行“生吞式教学法”,以保持学生学习中的紧迫感和成就感。
判断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不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难易程度,而是另有四个标准:一是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值;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值;三是学生在思维领域中的活跃值;四是学生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前些年,一位美国教育工作者用几年时间追踪拍摄了中美印三国各一位中学生一年的学习生活,片名叫《二百万分钟》,其中提到中国学生在一年里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知识仅仅是实现上述四大目标的途径、手段和载体,如果把基础知识作为基础教育的目的,那就会使接受基础教育的人成为掌握基础知识
f的工具,使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应试教育横行,从而背离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即“人”的教育。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