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布局,不发生过度竞争,
从多方面严格控制投资,并通过向上下游延伸分担风险,国内PX项目应该是有
竞争力的。
3对二甲苯的生产及产业链
31对二甲苯生产方法
典型的对二甲苯生产方法是从石脑油催化重整生成的热力学平衡的混二甲苯C8A中通过多级深冷结晶分离或分子筛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简称吸附分离技术,将对二甲苯从沸点与之相近的异构体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再对其进行下一步利用。
下面介绍一下结晶分离。混合二甲苯的凝固点区别很大,分别是:PX133℃,邻二甲苯252℃、间二甲苯479℃,乙苯950℃。分离工艺的一段结晶在62℃68℃形成低共熔结晶体二段结晶温度20℃10℃,由此深冷结晶除去PX异构体,多次反复,使PX的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但收率最高只有70左右。结晶法因其能耗低,产品纯度高,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等优点而被较早应用于工业生产。其工艺包括深冷结晶工艺,熔融结晶工艺GT2CrystPx工艺、Mobil工艺、BP
719
f工艺、MWP工艺、PROABD工艺与PXPlusXP工艺,其中的GT2CrystPx工艺因其突出的优点早期就得以广泛应用。
GT2CrystPx结晶工艺的原理是:PX在132℃时发生凝固,而其异构体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的凝固点小于25℃,可由结晶法分离C8芳香族异构体。GT2CrystPX工艺即可以在对二甲苯含量较低或较高的进料下操作。对于前者进料,结果可得到含有8090PX的固体,滤液则循环利用,使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PX结晶。而对于富含PX的进料,结晶比吸附具有更大的优势,即第一步的结晶就形成高纯度的PX。而且系统与操作费用都较低,操作示意见图3。
图3从富含PX的进料中回收PX的GT2CrystPX工艺
32对二甲苯下游生产简述
对二甲苯作为工业中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但主要的下流产品是对苯二甲酸(PTA)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这其中利用对二甲苯制对苯二甲酸(PTA)占的份额最大。例如我国,对二甲苯需求量的90均用于生产PTA。近年来,随着对苯二甲酸PTA产能的迅猛增加,我国呈现出对二甲苯供不应求、价位居高不下的局面,因此PTA的需求量变化将对PX的产量和消费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制得的PTA和DMT可做聚酯,如由PTA和乙二醇缩聚得的PET是生产塑料瓶、片材、薄膜的主要原料。另外,PTA和DMT还可作为溶剂以及医药、油墨、香料等的生产原料,但在这些方面的需求远小于在合成聚酯上的需求。
819
f33对二甲苯第一条产业链
331对苯二甲酸的生产
对苯二甲酸TA是生产聚酯纤维的原料。1941年,Whi
field和Dickso
首先以TA和乙二醇反应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