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无疑将对国内聚酯及其下游产品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产生重要的作用。
1719
f参考文献
1杨上明《我国对二甲苯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北京:化工技术经济20034;2郭琛《我国对二甲苯发展前景和发展思路》北京:现代化工,20038;3林必越《我国PX产业的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上海:上海化工,20049;4赵东辉《国内外对二甲苯供需状况及发展趋势》天津:天津化工20059;5张建成《对二甲苯生产的技术进展》北京:石油精细化工,20105;6丁铭杰,李纤曙《浅谈精对苯二甲酸工厂的建设》上海:化工技术经济,
20031;7时光《提高对二甲苯产量的方法》北京: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5;8徐兆瑜《增产PX新技术及展望》北京: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71;9朱培玉顾道斌《对二甲苯液相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北京:石油化工,2001
年第30卷第12期。
1819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