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4分)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8分)
第4页共5页(柳中天天向上编辑)
f柳中天天向上祝各位考生圆梦高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答案1D2C3B4D5A6C7C8A9C10B11D12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13.(28分)(1)(12分)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6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分)(2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分)(4(2)(12分)重要事件:通过《权利法案》;通过《王位继承法》;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分,每点1分)(4权力制衡关系: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8分,每点2分)(3)分)(4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分)(4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分)(414.(24分)(1)分)(6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分)(2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分)(4(2)分)(6文革时期;分)(2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分)(4(3)(12分)史观:前者主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