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革命根据地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9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101949年,这串“东海捧出的珍珠”再次与“母亲”分离。为了让她早日“回来”,邓小平提出A.“九二共识”C.“一国两制”构想B.“九条方针”D.八项主张
11在1954年的一次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建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12.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3“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格局出现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中苏关系缓和
15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下列各项,能突出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建树与这一俗语反映的意思相近的是()
2
fA.发起组建东盟C.参与创建联合国
B.参与创建亚太经合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6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准确的是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取代了政协制度B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C共同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