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进入WTO的到来,以及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成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型营销模式登陆中国,从最初的小心尝试,逐步走向越来越本土化的成熟模式。这其中,尤其以中国零售业中的直销业为显著特色。r
r
中国的直销业,自1990年著名的雅芳公司登陆中国大陆在广州营运为开端,以安利、玫琳凯、仙妮蕾德等国际著名大公司斥巨资投资中国以来,一路风风雨雨已经走过了十二三年的历史。这其间,不乏轰轰烈烈的数百家传销公司制度大战,遍地炒作的地下老鼠会肆虐横行。国内这十余家规范的外资直销公司均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在中国长线投资的决心,从最初对中国市场潜力的信心,到1998年4月21日国家一纸禁令(禁止任何形式的传销经营活动)都坚定地走了过来。r
r
在这片土地上,直销法制远未健全、消费心理远未成熟、创业趋动的盲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这十余家外商直销企业如何迅速本土化、适应中国国情,成了当务之急。r
r
“4。21”禁令之后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些素以纯正的无店铺经营的直销公司“闭门思过”,开始取舍在中国的投资如何走出一条有效的“转型”之路。直销的龙头老大——安利迅速做出反应,首先第一个在国家三部委的批准下于1998年7月推出了新营销方式:即改变其国外运行几十年不变的机制,将原有纯直销人员的网络经营,转变为专卖店加雇佣推销人员(安利内部称为“营业代表”)的方式开始经营。而雅芳,则大刀阔斧进行改制,将其“雅芳小姐”队伍予以裁散,实行全面的传统式专柜专卖店经营。无疑是这两家典型代表再一次做了一次典型(雅芳作为正式登陆中国大陆的首家直销公司,安利作为是全球最大又是投资中国最大的直销公司),分别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子:r
r
我们知道,就直销公司而言,一般因其采用人员的网络销售为特点,没有实际店铺而被视为“虚业”;与之相对的则是采用传统式店面经营的方式被视为“实业”。从这种意义上讲,安利的转型更多采用了“虚业”为主的的方式经营(主要原因是其经销商和营业代表依然不能开临街店面的缘故),而雅芳则可称作为“实业”方式经营了。r
r
作为剩下的这些直销公司的转型又当如何?在这两种实虚模式当中有没有其他可取的、或者说适应国情政策、本土化的模式存在?雅芳、安利的无疑转型道路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而在笔者看来,业界的中马合资公司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也可成为一道亮色。r
r
我们来看看完美公司的一些资料。完美公司在中国直销业中,也算是在1996-1998年的直销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