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总体平衡略显宽松,其中,山东电网夏季出现错峰;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其中海南8月前电力供应偏紧;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
六、电力装备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力科技创新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火电机组、高效洁净燃煤发电、第三代核电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成果,对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高压直流断路器关键技术、大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重大专项研究等多项技术取得新的进展。高压大容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有了新的进展,世界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320kv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在厦门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
f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获重大突破。随着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江西安源电厂1号机组和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泰州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相继投运,标志着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世界首台最大容量等级的四川白马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体现了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技术,并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大型化、高参数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随着2015年世界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山西国金电力公司1号机组投运,全国共有5台35万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第四个具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也将成为我国正式迈入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国家阵营的里程碑。
七、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耗指标继续下降。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4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全国线路损失率为664,与上年持平。
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据中电联初步分析,2015年,全国电力烟尘排放量约为40万吨,比上年下降592,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009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14克千瓦时。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约20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677,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