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滇系(唐继尧为首)桂系(陆荣廷为首)
控制着云南、贵州控制着广东、广西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年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第12课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原因):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3
f(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C、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D、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③中共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4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22年中共二大,
(2)奋斗目标:最终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5课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时间:19241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方式:中共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
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合作的成果:①黄埔军校的建立②进行了北伐
二、黄埔军校:
⑴建立时间:19245
⑵地点:广州黄埔
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⑸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三、北伐战争:
⑴时间: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北伐
⑵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伐的主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的意义(成果):①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四、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19274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19274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3汪精卫叛变革命:19277分共会议4192812张学良“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