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李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3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党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对少年儿童而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神州谣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伟大使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是主观认识与情感统一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必须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祖国的认识,以艺术形象反映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那么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
下面,我说一说自己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的教学中,如何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
神州谣
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台湾岛,隔海峡,
与大陆,是一家。
各名族,情意浓,
齐奋发,共繁荣。
这是一首内涵丰富的现代三字经,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所以我将“体会祖国的壮美和各个民族的团结一心”设置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爱国主义渗透这个任务,光靠教师的主观说教和灌输是不行的,而是要通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不断强化,不断调节,才能达到一个有效度。在教学中,首先我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的学情:孩子们大多没有出门旅游的经历,课文中提到的山川风光都没有亲眼见过,所以对做过壮美的山川没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难以引起共鸣。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画的学习方式,考虑到这个特点,我专门在网上找到相关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导游,带领孩子们以图片和小视频的方式,感受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感受长江之水惊涛拍岸、汹涌澎湃;感受城蜿蜒盘旋;感受珠穆朗玛峰巍峨俊挺。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孩子们现在已经建立起初步的集体精神、爱国主义,在课堂上我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