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批判和继承,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但作用有限。③错误,可排除。
f11.“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C.心外无理解析DB.尊崇道统D.经世致用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能力,题目材料为顾炎武文章。“君子之
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意思是大丈夫之所以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明白事理,为了济世救民,如果只是为了吟诗作赋,玩文字游戏,那就成了所谓的雕虫小技,又有什么用处呢?12.皇权专制的不断加强,是一千多年来封建社会发展的主流,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引发如此的质疑声,在这一时期,限制君权,天下众治冲击着人们的灵魂,历史终于开始调转船头。材料中的“历史调转船头”从根本上是指A.明清时期皇权走向削弱B.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D.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解析B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封建制度日益衰落,儒家思想的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历史开始调转船头”。而这一切变化从根源上说是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
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f李贽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解析第1至3问的前半部分,关键是要抓住材料的相关信息。第13问
的后半部分,主要根据材料出处的提示,联系西汉、明代的时代特征回答;回答第2问后半部分“目的”,要以前半部分的回答为前提,结合材料中“圣人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理解其观点的目的。第4问,实际上是在此前三问回答的基础上,找出材料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