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②“相地而衰征”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民得买卖(土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过犹不及”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3.下列选项分别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其内容最为相近的一组是()A.户籍什伍制、保甲法B.重农抑商,募役法C.奖励军功、将兵法D.奖励耕织、青苗法4.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但对于如何求“理”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通过“格物致知”,一种主张是通过“发明本心”。这两种主张昀代表人物分别是()A.王守仁、陆九渊B.朱熹、陆九渊C.朱熹、程颢D.陆九渊、王守仁5.“锦上添花”、“丝丝人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时期丝绸远销欧洲B.唐代黄道婆改进丝织技术C.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D.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为此做出的贡献有()①平定“三藩”②设置台湾府③抗击沙俄入侵④北击匈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在汉初、魏晋和唐末五代地方势力膨胀,为此统治者采取了许多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是()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wwwziyua
kucom
f①废除世卿世禄制②实行推恩令③实行三长制④设立转运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一书中指出:“五口通商,而天下之局大变”。导致中国出现这种局面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9.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内容后,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其中正确的有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