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在中学心理课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哲婷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第20期
〔关键词〕投射绘画治疗心理治疗
所谓投射,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无意识地反映到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投射技术”一词,由默里在《人格探索》(1938)中最早提出。1939年,L弗兰克在其论文《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投射方法》中正式提出“投射技术”这个概念,同时对这一概念做了基本假设:(1)个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特质、态度及主观过程归于他人的过程(2)与个体的兴趣、愿望、恐惧和期望一致的知觉客观刺激的过程。
投射的具体技术和方法很多,绘画心理投射技术就是最常见的投射技术和方法之一。它不需要操作者掌握任何绘画技巧,通过铅笔、橡皮或彩笔以及几张白纸,让来访者在白纸上绘制特定主题的图画(最常见的是房树人主题),促使绘画者将隐藏在潜意识里的内容呈现出来,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绘画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其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同时,绘画者通过绘画的表达过程获得内心情感的舒缓与满足,从而促进咨询效果的转化。无论是成年和儿童都可在方寸之间呈现完整的表现。在众多的咨询方法中,绘画治疗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临床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绘画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的观点便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因此,笔者设想,如果将这种可以让被试自由反应又能让被试排除防御机制的技术应用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中效果将会如何?在应用中又需注意哪些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笔者于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借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机会,在初二年级4个班共计204名学生中进行了团体绘画辅导。
(二)研究过程
笔者在初二年级4个班开展了“我是一棵的树”的团体辅导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课上,笔者引导学生在A4白纸上画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具体如何画由学生自由发挥。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们对自己画的树进行投射意义上的分析,与学生互动澄清,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进行更深的自我觉知。接着,笔者在学生自我觉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修改、再次创作来完善自己,让学生体会“自己是可以继续发展,不断完善,不停成长”的信念,让他们认同“我是一棵成长中的树”。最后,笔者收集部分学生的人格树做了进一步的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