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有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固体碘在受热时发生升华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碘受热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B.碘受热升华,吸收热量,发生了吸热反应C.碘升华,未破坏共价键,不供应热量也能发生D.碘升华过程中,热能转变为化学能解析:碘受热升华时,碘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未破坏共价键,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吸收热量。答案:A2.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香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A.甲醇C.柴油B.汽油D.重油
解析:燃料的含碳量越高越不易充分燃烧,易造成污染。甲醇含碳量低,燃烧充分,污染少。答案:A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已知为吸热反应的是B和C,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2CO,是氧化还原反应。C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C+CO2
f答案:
C
4.当1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①N2g+3H2g2NH3g②N2g+3H2g2NH3gΔH=-924kJmolΔH=-462kJmol
13③NH3gN2g+H2gΔH=+462kJmol22④2NH3gN2g+3H2gΔH=-924kJmolA.①②C.①②③B.①③D.全部
解析:1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kJ的热,则1mol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需吸收272kJg×17g=462kJ的热量,氮气和氢气生成1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为462kJ。答案:B5.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Br+H2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HBr+H的总能量,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ΔH=117kJmol-42kJmol
f=75kJmol,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答案:A
6.“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均不是新能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