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填空题1.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2.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3.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它们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4.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5.(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6.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故障主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和计算机病毒四类。7.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封锁)机制,其类型有(共享锁)和(排它锁)两种。8.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9.在SQL语言中,为了数据库的安全性,设置了对数据的存取进行控制的语句,对用户授权使用(GRANT)语句,收回所授的权限使用(REVOKE)语句。10.(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11.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的。12.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割的,那么R一定属于(第一(1NF))范式。ER图一般在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阶段使用。13.数据库系统中,系统故障通常称为(软故障),介质故障称为(硬故障)。14.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理论的两类关系运算分别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15.现实世界进行第一层抽象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二层抽象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16、数据完整性约束主要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等三类;关系模式的形式化表示为:R(U,D,DOM,F),其中,DOM表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
17、当基本表中增加一个新列后,各元组在此新列上的分量值为(空值);合取选择运算的级联分解等价规则为:σF1(σF2(E))≡(σF1∧F2(E))。
18.关系模式的操作异常问题往往是由(数据冗余)引起的。19.恢复的基本原则是(冗余)。要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在平时要做好两件事:(转储(备份))和(记“日志”)。20.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调度)。21.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可以用(可串行化)概念来解决。22.两段式封锁是可串行化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