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校的做法不好,认为学习没有多大用途,高考无用论等思想致使我们的中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对学习的逆反心理。在此,提出一些建议1高中学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及时适度的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改进管理。2作为教师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3)加强家校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素质训练和辅导中调节厌学情绪。
f【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学习动机测量影响源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厌学是学校教育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从教学一开始就存在,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甚至从幼儿到成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学生厌学的趋势逐年扩大,学生厌学的情绪日益严重。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约有超过5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进入高中后,不少同学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还会因为课程的增多、信息量的增大而产生不适应感,严重的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这的确是一个不良的征兆,因为高中这个学习阶段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命运。在这个成长阶段,不合时宜的出现厌学现象,是我们学生、家长和老师所不愿面对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棘手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天水市高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心理特征和外在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找出问题根源,并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团体动力学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达到消除和矫治的目的。我国学者左其沛根据“问题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因、外部情境、心理状态、个性特点、行为方式等几项指标,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因厌学而逃课、逃学属过失型。总之,因厌学而逃课可以认为是属于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行为,可表现为学校恐怖,学科恐怖,考试恐怖,上学恐怖,师生关系恐怖等,也可以认为是智能方面的问题行为,即由于智力发展滞后或低下难于适应学习要求,或者学习压力过大,教育要求过高产生意义障碍导致学生怠学、逃学。吴增强在《大众心理学》2001年第356期中从学习困难的角度探讨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学习困难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暂时性困难,能力性困难,动力性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学生的厌学心理即属于动力性困难。对学习动力困难生进行动机障碍和行为问题辅导,其中动机障碍辅导包括学习怠惰的辅导和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