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把德育目标确定为“三个好”,即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在这一总目标的引领下,学校首先在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家长中开展了最佳“三位一体”的体验式德育项目评选活动,广泛征集了教职工和家长的意见。然后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精心梳理凝练活动项目,设计了内容关联、层次不同的具体的德育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品德养成阶梯式上升、逐步积累的特点。如“每月三精彩”活动,低年级是自觉参加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中年级是做一天红领巾监督岗监督员,高年级则是参评“精彩有我”十佳故事评选,从参与,到亲自做,再到写反思,训练难度不断加大,学生品质也会随之逐步提升。同样是低年级的文明礼貌教育,在学校的要求是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家庭是初步学会文明做客、礼貌待客,学会打电话,在社会则是尊敬长辈,遇见熟悉的人要热情打招呼。(二)立足实际,努力探索富有成效的德育方法和途径“体验式”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通过反思体验内化成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在反复的体验中积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对身边世界的探索、体验、创造、发现,并与之互动,才能从体验中得到快乐,提升自信。我们设计了三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悟、内化、升
f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良好品质,自觉践行,从而实现了从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再到建构道德的跨越。(1)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我们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安全大于天》等交通事故光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感悟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于是学习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便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2)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我们组织了“小发明、小制作”大赛,时间两周,以此评选学校十佳才艺小组。宣布之日起,阅览室、微机室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老师、家长也成了他们的顾问,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探究,体验到了创新就在身边,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显著提高。(3)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如在家庭德育活动中,我们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每周三件事”洗一次碗筷;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自己的衣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感悟父母的大爱,从而主动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共同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