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从5月4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f(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11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四)量的计量(3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f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