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歌常用的赋、比、兴手法
f1、关于“兴”(1)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兴“这一表现手法极其作用)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2)出示“兴“的诠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所谓“他物”,即起兴之物;所谓“所咏之词”,是作者着重要叙述的事件或要着重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并非同一事物,内容上不直接相连。“他物”的作用是或渲染气氛,或启发联想,或引起过渡。(3)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如: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花心》)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回延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2、关于“比”(即比喻)⑴出示“比”的诠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⑵从诗中找几个运用“比”这一手法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明确:“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3、关于“赋”
⑴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赋”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f⑵出示“赋”的诠释:“赋者,铺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即铺陈直叙。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
用的。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⑶你能从诗中再找出几段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并说说其作用吗?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4、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