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秦代的官方标准文字是小篆,汉代官方标准文字是隶书。18、东汉隶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体益加方正,笔画更为匀称,且增加了波势和挑法。19、和隶书相比,楷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笔势方面。楷书取消了波势挑法,变隶书的慢弯为硬勾。此外,字的整体形状也有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f1、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汉字学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汉字学萌芽于先秦,创建于东汉。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了对汉字的思考,他们对于汉字的本质、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易系辞下传》中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者发展演变来的。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构造也有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这个时期的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理和规范。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爱历篇》,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2、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许慎创造了“部首”。部首就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行了归类,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许慎叫它作“部”,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曰“部首”。他用540个部首统摄9353个汉字,不仅建立起了汉字部首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建构了一种优秀的范式。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3、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许慎的“六书”说,是关于个体汉字构造的理论,其提出的540个部首,虽然也具有整体系统理论的色彩,但未能自觉运用这种方法构建起全部汉字的系统结构。而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联的理论。这种理论有两个观点:第一汉子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通过不同组合形成的,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第二字与字的产生关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次第相生的,即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