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3分)(2014)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有关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B.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D.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B、从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去分析解答;C、从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去分析解答等;D、从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去;故A正确;B、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故B错误;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故C正确;D、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NO2及粉尘等空气污染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争做环境小卫士.
2.(3分)(2014)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
解答.
f解答: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及其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显色的情况,难度不大.
3.(3分)(2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