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答疑、解疑的研讨式课堂结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过去的灌输知识,追求高分,转变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各种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五、今后展望
f(一)继续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
今后的课堂上,我们要进一步响应学校倡导的“阳光行动”,应该把学生看成朋友,用亲切的笑脸、真诚的笑声、和蔼的话语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敢说、敢想、敢做。对于学困生,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
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出现的错误,应该在他们的错误中找出正确的地方加以表扬,使他们感觉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二)继续深入开展高效小组合作学习。
1、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
2、加强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启发、引导、调控。
3、注意小组合作后的评价、归纳、提升。对合作中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及时肯定表扬。对合作中并没解决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阐释、归纳和提升。对个别运转不好的小组,还要在课后进行师、组互动了解原因。
4、设法在课外建立“师生互动场”,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难点问题。
(三)用学习任务即作业驱动制度为学生搭建有效互动的平台。设计好每一次作业,注意分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利。
(四)用成果展示作为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下一步的成果展示思路是选出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首先请作者介绍学习成果的创作思路,然后由其他同学针对这个作品针对“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和“建议作者如何改进”这两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使学生在内心世界开展自我评价从而认识
f到自己的学习成果的优缺点,产生二次创作的欲望。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评价,教师全程跟踪,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更要积极参与评价,而老师“画龙点睛”的提议能再次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接受或被动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这是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是一种艺术,互动是一种形式,只有我们教师随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与学生共同进入身心皆愉悦的学习境界,让教学回归生命,让课堂飞舞灵动与智慧,奏响课堂文化和谐而美丽的篇章,那才是最好的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范庆梅2013、11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