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判断1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①.学科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注重教材,学科体系。②.经验维度: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关注儿童的兴趣。③.计划维度:过分强调课程的预设。2怎样判断一个目标是以教师角度来写还是幼儿角度来写?
3维果茨基理论:“最近发展区”、“鹰架教学”和“心理工具”。4成熟理论:影响和重视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5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蒙台梭利。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贝尔。6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采用的课程型方式是“审议”方式。课程审议是课程编制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f7布卢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习的所有领域都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8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目标指向的是培养儿童学生的创造性,更多用在艺术领域。9逻辑顺序: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原则组织课程内容。10瑞吉欧教育的课程生成: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课程理念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一般能力的获得(游戏多,低结构)(强调于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学业知识技能的获得(教学多,高结构)(强调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能力)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11海伊斯科普课程:强调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创设兴趣区,给孩子主动学习兴趣,“49条关键经验”。12凯米和德弗里斯的早期教育是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以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育方案。13光谱方案的理论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费尔德门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14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价值取向;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15直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帮助儿童获得进入小学所需要的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f16幼儿园课程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其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对教育对象不同。17过程模式:斯坦豪斯提出18幼儿园课程评价可用于三个方面:①.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②.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③.对课程效果的评价。19凯米的课程看作是将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的典范。20蒙台梭利教育是以感官为核心。21主题网:允许教师根据需要加以更改、增加或删除,是可以灵活调整的。22光谱方案:较为成功地解决知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