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突出“提高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这两个关键点;二是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并突出“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两个关键点。企业应做到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常抓不懈,防患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除此之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主管部门)管理制度,在应急工作中,本着对国家、社会、企业、员工和公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2)统一领导(指挥)、分级负责原则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经过编制单位领导审查,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业人员参与审查会签,主管领导审定后,按分级原则由企业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发并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不同的企业、装置、区域由于生产、使用、储存的危化品物质的不同,它所发生的事故类别是不同的,但都可能具有多种危险源,且又有发生多类事故的可能,因此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时,应遵循综合启动、统一指挥的原则。综合启动主要是考虑到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多种类别事故同时发生或伴生,以及有可能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情况,因此需要综合启动多种方案;统一指挥则要求每一个预案都要有实施预案的指挥人,都要有火灾扑救、泄漏处理、抢险救护、警严疏散,物质供应、通讯联络、生活后勤等方面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做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统一指挥是应急救援预案的核心,是保证预案顺利实施的组织保证。实行应急分级负责管理制度,主要是落实各级安全职责,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机构的作用3)科学性与实战有效性原则制定预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行领导、专家、技术工人相结合组织原则。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论证,编制出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定要有针对性、实战性、有效性。①设想发生事故的主体应是本企业具体的工艺、设备、物料;②其抑制措施应是本企业技术上、物质上可以承担的;③其救援技术力量(主要指气防急救、医疗救护、火灾扑救等),
f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应是本企业或社会上实实在在的救援实体。这是确保预案演练真实有效,乃至真正发生重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