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渤海水污染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排入渤海海域的污染物质总量不断增加,污染物质的长期增加和积累造成了渤海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渤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备受人们的重视。实地调查和对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渤海污染呈上升趋势陆源污染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污染物以无机氮、重金属和石油类为主,因此需要从污染源头和制度上综合治理渤海污染。
关键词:渤海;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管理体制
1引言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仅东南部有宽约92km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由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渤海海峡和中部盆地组成,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784公里,有黄河、辽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注入,渤海平均水深18m,最大水深80m,海岸线长达3784km,面积为77284km2,占我国领海面积的20。渤海海洋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海洋资源丰富,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9,盐业产值占全国的739,形成的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产业的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现已成为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排入渤海海域的污染物质总量不断增加,污染物质的长期增加和积累,造成了渤海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尤其是近年来渤海的水质污染速度更是惊人,海洋资源被严重破坏,造成了巨大损失。鉴此,本文论述渤海的环境污染现状、污染原因及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得提出渤海污染的防治措施。
2渤海污染现状
21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赤潮频发渤海水质的严重超标尤其是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物大量排入渤海,使
海水富营养化严重1,严重的富营养化导致了赤潮频发。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会使海水水体中的氧气大量被消耗,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能够释放毒素,毒死吞食赤潮生物的鱼贝类,再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海,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加上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
f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2004年渤海和黄海水域共发生赤潮25次,累计发生面积达734×103km2。其中,渤海发生了2次大规模有毒赤潮,赤潮发生的次数和面积与往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提高4。2006年10月末,渤海湾天津、黄骅附近海域出现大规模赤潮,渤海海域在这个季节发生棕囊藻赤潮尚属首次522重金属污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