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4二年级第(四)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40个学生。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1、2、3、4、5、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一)情感态度方面:1、2、3、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1、2、3、4、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1、2、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f3、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1、2、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教学重点1激发儿童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崇敬人民英雄的情感,增强做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2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3学习小组中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在各类探究活动中学习提问题、探索问题及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学习表达自我的方法,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赞赏鄙人和向人致歉的方法。教学难点1积极参与实验、观赏等活动,学会简单的技能。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为别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2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相关技能。四、教学措施: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