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风的影响是直接的、迅速的。专业思想稳定者,学习态度往往比较积极、主动;专业思想不稳定者,学习必然消极、被动、缺乏敬业精神。
(2)影响学风建设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是指客观的外在条件,这也是影响学风建设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方面。社会环境对学风的影响,既包括正面影响,又包括负面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人才创造了广阔的竞争天地,也为其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现象,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对学风影响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主要表现为:教育管理方式与内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学生求知学习的正当要求,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班级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不明确;寝室环境对学风的影响。
2加强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对策
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说道:“人们通常总是被自己亲身所发现的道理说服,更甚于被别人精神里所想到的道理说服。”因此,学风建设必须与学生的实际联系在一起,以理论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
(1)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抓班风促学风
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在提高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出一支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班级干部队伍。学风建设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为形成“健康、文明、上进”的班风创造良好的条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把加强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学风,说到底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首先要在学风中体现出来,加强思想教育是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墨子言“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远大的志向,智力也会受到限制。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个核心内容,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同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3)加深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内容更富有思想性和趣味性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优化整体结构着手,需要认识到教学改革不仅仅是各门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许多高校,教师重视的是自己主讲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关心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负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