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受管构成,将光信号转换为脉冲电信号,送入电脑计数器测量周期(计数测量时间)。3.重点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能(1)实验方法:测量物体转动惯量的扭摆法。(2)测量方法:力学基本量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测量摆动周期的累加放大法。(3)数据处理方法:判断理论和实验是否相符的作图法。(4)仪器调整使用方法:测量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基本仪器的正确调节和使用方法;转动惯量测试仪的调整使用方法。4.测量与数据处理要求(1)做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示牌”中各项内容,并且贯彻在自己的实验中。(2)自己阅读教材和仪器使用说明书,学会测量仪器的使用。(3)累加放大法测量摆动周期T,10个周期一测,测量5次。(4)质量采用电子天平测量,是否多次测量,自己根据测量结果确定。(5)长度量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的每个待测量测量5次,其余的单次测量。(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圆柱、圆筒和木球的转动惯量理论值,估算圆柱转动惯量理论值的不确定度,表示计算结果。(7)间接比较法测量载物金属盘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常数,分别估算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8)间接比较法测量或直接测量圆筒的转动惯量I筒,估算估算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并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百分误差。(9)直接测量木球的转动惯量I球,估算估算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结果;并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百分误差。(10)直接测量金属细杆的转动惯量I杆,摆动周期10个周期一测,测量1次。(11)改变金属滑块质心轴相对摆轴的距离x,直接测量金属细杆加滑块的转动惯量I,摆动周期10个周期一测,测量1次。Ix=I-I杆=I0mx2,Ix~x2图线,验证平行轴定理。(12)实验有关的理论计算公式和一些参考数据,请参考教材P194的附录。(13)列表记录数据,表格规范,不能使用铅笔记录数据。(14)在数据签字之前不要整理实验仪器,保持测量原貌;老师检查合格、数据签字之后必须整理好实验器材,方可离开实验室。5.问题思考与讨论(1)扭摆法测量转动惯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验中是怎样实现的?(2)实验中为什么要测量扭转常数?采用了什么方法?(3)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哪些因素有关?(4)验证平行轴定理实验中,验证的金属滑块还是金属细杆的?为什么?(5)验证平行轴定理实验中,金属细杆的作用是什么?(6)摆动角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摆动周期?如何确定摆动角的大小?(7)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对每一次摆角应做如何处理?(8)测量转动周期时为什么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