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实验二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负载阻抗,激励电压和集电极电源电压变化对其工作状态的影响。2、掌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二、电路的基本原理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甲类功率放大器θ180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θ90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
图1高频功率放大器
图1为由两级功率放大器组成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其中VT1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2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这两种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式。1、甲类功率放大器1)静态工作点如图1所示,晶体管VT1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B1、RB2为基极偏置电阻;RE1为直流负反馈电阻,以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RF1为交流负反馈电阻,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稳定增益。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uEQIEQ(RF1RE1)≈ICQRE1
图2甲类功放的负载特性
fICQβIBQ;uBQuEQ07V;uCEQUccICQ(RF1RE1)2)负载特性为获得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静态工作点Q应选在交流负载线AB的中点,此时集电极的负载电阻RH称为最佳负载电阻。集电极的输出功率PC的表达式为:
式中,ucm为集电极输出的交流电压振幅,Icm为交流电流的振幅,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ucmuccICQRE1uCES式中,uCES为饱和压降,约1V;Icm≈ICQ。2、丙类功率放大器1)基本关系式如图1所示,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置电压uBE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IE0(≈IC0)在Ucc射极电阻RE2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ui为正弦波时,则集电极的输出电流ic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L2C3的选频作用可输出基波谐振电压uc1电流ic1。分析可得下列基本关系式:uc1mIc1mRe式中uc1m为集电极输出的谐振电压即基波电压的振幅;e为集电极回路的谐振阻抗。R21121uC1mPCuC1mIC1mIC1mRe222Re式中,PC为集电极输出功率;PDuccIC0。式中,PD为电源ucc供给的直流功率;IC0为集电极电流脉冲iC的直流分量。2)负载特性当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ucc,基极偏压ub,输入电压usm确定后,如果电流导通角选定,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集电极回路的等效负载电阻Rq。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交流负载特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