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
1、公民(人民)为什么和怎样参与政治生活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四途径(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方式与意义3、政府为什么和怎么样做某事4、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政务公开)的意义5、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什么和怎么样做某事6、人大制度、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求同存异)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怎么样做某事8、如何巩固新型民族关系9、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0、为什么和如何维护我国国家利益1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国际关系(或国际形势)(原因措施)1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分析我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一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一、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或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4重要性: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②对国家或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础和准则: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要遵循三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4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3.公民政治参与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①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4.公民政治参与途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