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是不同的,光线过亮或过暗对比过强,超出人眼适应范围,就会造成恶心和眩晕,严重的话会引起暂时性失明。2人的心理感受光亮的光不仅能刺激视觉神经,还可以引导人的情绪。一般情况下,淋浴在直射阳光中,人的情绪会高涨;而处在黑暗的夜空下,人的心情会变得低落。不同的亮度对情绪的影响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亮比暗好。(例:为添加遮光罩的灯具容易产生直射眩光,在设计中应当
f尽量避免)3人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依据才能创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环境。光环境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的一个分支,如果无法以人的尺度为设计依据,人们就无法身心舒适地享受生活,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的特征和需求。(例:日本安藤忠雄设计的“光教堂”这是一座以人的尺度设计的教堂)四.室内光环境设计的趋势★设计理念的创新与设计方法和产品的创新是相辅相成。早在20世纪50年代,照明设计师理查德凯利提出了“质量”作为主要设计标准的现代照明设计理念,开始对照明进行定性研究。1959年,第一盏卤素灯被发明;1962年,金属卤化物灯问世。设计者认为光环境设计方案不仅需提供优良的照明,满足使用者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需要,而且要考虑人的精神需求,即对光环境的愉悦体验。20世纪60年代开始,照明设计发生了转变:设计舒适的光环境,不能以过度消耗能源为代价;只有创造优质光效和低能耗的人工光才能解决这一矛盾。1969年,美国人发明了LED灯,耗能量较同光效的白炽灯减少80;1978年,紧凑型荧光灯问世,开始取代白炽灯,可节点7080寿命是白炽灯的510倍;1991年,日本人和荷兰人几乎同时发明了高频无极荧光灯,广泛应用到环境中。此外,1996年,英国环境建筑师协会提议,在建筑设计上用40玻璃窗节约电能的手段。绿色照明设计,设计理念是通过采用高效、安全、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长的照明产品,提高光环境的质量。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绿色照明产品: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紧凑型荧光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无极荧光灯。第二章光环境中的视知觉体验一.视觉体验二.视觉环境1光谱: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光栅、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在全光谱的照明条件下,人眼对物体的色彩的判断最准确,任何缺少或加强某个波段的光源,都会影响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