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国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2036195亿公顷
02森林培育、森林培育学: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
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森林培育学:是
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03天然林、人工林及其特点:人工林指用人工种植的方法营造和培育而成的森林。天然林指依靠自
然能力形成的森林。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有如下特点:a植物种类丰富。在天然林中除建群种外,
还有伴生树种、下木、幼树和其他活地被物;b层次结构复杂。森林植物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一般可分
为乔木层、亚乔木层、下木层、灌木层、本层和苔藓地衣层以及层外植物等;c维护生态平衡的贡献大。
在提高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净化水质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较大;d生命周期和演替系列较长。
原始林或停止干扰的次生林,一般是进展演替,最终走向顶极,形成顶极群落。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有
如下特点:a按经营目的选择造林树种,其森林更符合人们的需要;b一般为同龄林,林相整齐;c森林树
种组成较少,层次结构较单纯;d个体的水平分布均匀,布局较合理;e森林个体分化程度相对较小,但个
体与群体的矛盾比较突出;f生产周期较短,相对速生丰产。
04人工林产量构成的三角形法则1主要造林树种有来年更好的遗传品质2立地条件能够保证林木的
顺利生长3抚育管理措施得力
05我国五大林种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06造林区划、造林类型区造林区划是在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分析影响林业生产发展的农业
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森林效益的目的出发,按照林业发展地域分布规律,进行
林业生产的合理分区,揭示和阐明林业生产的条件、特点、方向、布局、途径和措施,为因地制宜地指导
林业生产提供系统的资料和科学的论证。
造林类型:1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2蒙新防护林地区
3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4华北防护、用材林地区5青藏高原寒漠非宜林地区6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
区7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8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
07立地条件、立地质量、立地、立地指数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
然环境因子的综合。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
生产潜力。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因素。立地是指植物生长地段作用于植物的环境条件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