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生物选修一第二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掌握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实验思路的确定和形成的原因,分析实验流程,对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增加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都利用了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其中的微生物来自于制作过程中的自然感染。而在工业化生产中,为了提高发酵的质量,需要获得优良菌种,并保持发酵菌种的纯度。这就要涉及到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别等基本技术。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专题。(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1.1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等。〖思考1〗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为凝固剂。【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思考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1.3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要求。【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思考3〗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思考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培养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活动2: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4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1.5无菌技术包括:(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f1.6比较消毒和灭菌(填表)〖思考5〗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防止感染实验操作者。1.7消毒方法:(1)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2)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作简要介绍);(3)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首先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效果,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4)实验操作者的双手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