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17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B.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定价C.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D.纠正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解析】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都改变了农产品征收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C项。【答案】C2.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相同的局限性在于
A.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D.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解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是没有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两个改革都没有成功,相同原因在于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答案】C3.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解析】由材料有效信息“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可知其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选A项。【答案】A4.“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地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
f照载之报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材料说明A.个人崇拜愈演愈烈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效C.赫鲁晓夫的功绩高于斯大林D.人们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由衷赞美

【解析】从材料中的“溢美”以及赫鲁晓夫照片的刊登频率,可知当时个人崇拜愈演愈烈。【答案】A5.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解析】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苏联军事实力迅速增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