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同学们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近代以来,俄罗斯民族的诉求是什么?学生小声议论。
第1页
f教师: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回答,我们先从俄罗斯近代历史说起吧。19世纪以来,俄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场改革:一场是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一场是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改革,进一步摧毁了俄国旧的村社组织。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的这两场改革都发生在对外战争失败的背景之下:1861年改革发生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当时俄国被英法打败了;斯托雷平改革出现在日俄战争失败后。每一次对外战争的失败,都引发了俄罗斯民族深切的思考:俄罗斯路在何方?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改革”。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投影):1861年改革:
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19万普
特;煤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000个,1903年已近9000个
了。
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
斯托雷平改革:
改革期间(19061916),煤产量增长121%,棉花加工量增长62%,出口总额增长112%,国民收
入增长788%。
1913年俄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产量14,黑麦占世界产量12,大麦占13,俄国农业生产在世界上
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赵士国《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教师:从这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两场改革对俄国社会有什么影响?学生:这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对,经过这两场改革,俄国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联系俄国这两场改革的时代背景,可以说:追赶西方,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俄罗斯民族的基本诉求。请同学们再看一段材料(投影):……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
总产值的421%。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
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尽管到1913年俄国的工业总产量仅只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而以人均来说,俄国也
还落后于若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典。按每英里土地算,甚至就连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铁路里程也比
第2页
f它多。
(美)莫斯《俄国史》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甲:俄国工业生产落后于很多国家。学生乙: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教师:同学们认识很到位。经过1861年改革和1906年开始的斯托雷平改革,俄国经济确实发展比较迅速,工业化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到一战爆发前,俄国的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