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主体工程: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操作规程,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控制好轴线、标高,不同种类的模板的支撑体系,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大跨度梁、斜梁模板支撑必须进行稳定性验算,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钢筋、预埋铁件(或预留孔洞)的数量、位置、间距、钢筋焊接的外观质量、并抽样试验是否合格,梁筋的锚固长度和间距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和设计图纸要求。经建设、监理、质监站验收合格,混凝土浇筑通知书签认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②由于工程量较大,混凝土浇筑方量多,甩以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须制定好浇筑的范围和走向,换班时做好交接工作,阶梯教室台阶及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保证连续避免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必须外光内实,按规定分层浇筑和振捣,防止烂根、蜂窝、麻面出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在主要走道铺设木架板,混凝土输送泵采用铁马凳架空铺设,避免踩踏钢筋防止钢筋变形。
③本工程基础主体施工正逢雨季,为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注意天气预报信息,避开雨天。若在浇筑时下雨,除停止浇筑外,一是用塑料薄膜遮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二是将施工缝留于规范规程允许的部位。
3.认真执行施工验收和施工操作规程,特别对各道工序间特殊结构要求,要组织人员精心施工,严格把关。尤其在阶梯教室的弧型梁、斜梁部位,允许
f偏差必须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认真执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的施
工文件。基础、主体施工中各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确保施工质量一次成优。隐蔽工程在自检合格后,方可报请建设、监理、质检站共同检查验收,签字认可后方能实行隐蔽。
5.施工时要加强各工种间的联系,认真做好各工种配合,安排好交叉作业,合理组织工种穿插施工。凡需预留、预埋、穿管埋线等,都必须事前明确定位,做好记录,防止遗漏,避免事后凿墙打洞,影响工程结构质量。
6.基础、主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隐蔽、质量检验、材料取样及关检结果。施工记录、工程验收等,都必须及时签证,定期收集归档,形成施工文件,这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
四、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本工程基础、主体工程质量控制应从作业班组入手,组织建立班组型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针对本工程质量实际情况,在“基坑土方雨季回填施工”、“大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