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于196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1983年在卧龙建成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建设该文化旅游园区措施有:(1)开发自然保护区周边的英雄沟、银厂沟风景区,开展大熊猫家园生态观光游览;(2)依托核桃坪大熊猫饲养繁殖场、大熊猫医院、熊猫幼儿园和大熊猫俱乐部,开展大熊猫观赏,满足游客亲近国宝的心理需求;(3)建设“汶川地震大熊猫救援行动”展览馆,展示为抢救大熊猫所做的种种努力和成果,结合大熊猫普
f教基地、中华大熊猫博物馆,开展大熊猫文化教育。3雅安碧峰峡大熊猫文化旅游园区2002年建立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自然保护区,是
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基地。碧峰峡基地在抢救和转移汶川大地震遇险的大熊猫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可设计以“大熊猫生存现状考察”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1)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繁育难度和目前最新有关的研究进展,通过导游或工作人员向游客讲解大熊猫野外饲养和放生要求、程序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宣传和谐的熊猫文化;(2)结合所在地是国家4a级碧峰峡风景名胜区的优美自然环境和良好生态优势,开展大熊猫生态家园之旅,让游客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感受大熊猫的闲情逸致;(3)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大熊猫认养、领养展示馆,通过声像、图纸等资料展示社会知名人士认养大熊猫的具体情况,对宣传保护大熊猫、弘扬和谐的熊猫文化有积极作用。
(三)大熊猫栖息地区原住民制作大熊猫形象工艺品大熊猫栖息地区居住有汉、藏、羌、彝等民族,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手工艺。如宝兴县以优质汉白玉大理石为原材料制作的熊猫大型雕塑和旅游工艺品堪称熊猫文化产品中的一绝,宝兴县曾给世界自然基金会生产大熊猫雕塑。芦山县的根雕技艺,可重点制作大熊猫形象的根雕。此外,藏族的唐卡、彝族的漆器都可以融入大熊猫元素。借助于成都市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大熊猫文化旅
f游园区销售这些手工艺品,继而带动更多的原住民从事大熊猫形象手工艺品的创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大熊猫文化会越来越丰富,大熊猫品牌意识会越来越强,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会越做越大。
四结语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拓宽四川省文化产业的市场,有助于中国文化产业主打品牌的形成。大熊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大熊猫栖息地区旅游产品的种类,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构建环境友好型经济,对于缓解大熊猫栖息地区保护与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