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这本该承担起孩子心理健康成长主要
责任的第一人却少有精力或少有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于是,有关孩子出现
心理问题而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此而
制订了具体的方案。
为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现状,我们在三、四、五、六年级进行心理健康问卷普
访,问卷收上来以后,我对学生的问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
一、从问卷本身来看
这份问卷题目出的不是很好,如第3题“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选择“认真
完成;完成一些;不完成;边做边玩”,第18题“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
可选答案“自觉遵守;老师来就遵守;有时违犯;经常违犯”,从我了解的一个
学生选择的答案与他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不诚实性。这就使问卷的可信度降低
了。为此,我学习了相关的书籍,原来,在问卷调查一开始的地方应该把为什么
设计这样一份问卷,谁设计的,设计意图等一系列情况说清楚,这样才能消除被
调查者心中的疑虑,提高问卷的可信度。而且,题目设计时也要考虑到被调查者
的心理,避免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的问题,像18题就容易使被调查者在做问卷时
产生下意识的自我保护,为减少麻烦而做出随意的回答。
二、从一些问题答案的统计来看
我们从一些问题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情况。
如,第1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五年级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
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9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
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
f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2题“课堂上老师提问”六年级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想一会儿再回答”,其中7人选择了“A马上回答”,19人选择了“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大多能认识到老师提问以后必须思考好了再作答,但是因年龄和学习现状等问题,六年级学生与低、中年级学生不同,不愿意举手,等老师抽问才回答是课堂中比较常见的状态。
第4题“期末考试时”选择“心情紧张;有点紧张;无所谓;有信心,不紧张”,我对六(1)班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12人,选择B的20人,选择D的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