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一(2)教学目标: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教学过程:一、防汛知识教育1、不到河里、沟边去玩耍,下雨天,不去河边、沟边洗手洗脚,以免滑落水中。2、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3、尽力躲避大浪4、尽量抓住浮托物5、挥动鲜艳衣物呼救二、防溺水知识教育一、游泳小常识: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4、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
f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2、如何准备: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
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3、做徒手操: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
伤。4、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5、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区。应
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三、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
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
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
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
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四、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