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1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20、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1、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22、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4、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能力的教育。
25、体育:是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的教育。
2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fff43、课程标准: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44、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45、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以精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46、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具体包括教材、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