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高二历史(文科)
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密封装订线内,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的信息填涂准确。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原题目处无效。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封建制度只有古代商周间的一段”,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度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3.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与下列哪些制度有继承关系①禅让制A.②之“制”是指A.中央集权制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B.世卿世禄制C.分封制D.文化专制5.“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的这则材料反”②王位世袭制B.②③③分封制④宗法制C.②④D.①②③④
4.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材料中的“秦”
6.《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且一改以
1
f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较高来划分行政区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错”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元代这样做的目的是A.以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