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7学时)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
名称
学时分配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注意的概述意识与意识状态
注意的种类注意的品质
1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
第五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自学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注意和意识的概念
2、了解注意的种类(理解三级记忆系统)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学会把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四、教学重、难点:注意的种类和品质
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注意与心理过程相比而言,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拟采用讲授与讨论相
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理解这一点;
2、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区别是本章的重点,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平时学习中的疑惑参
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主动质疑,主动解惑;
3、注意利用学生的前科学知识,创造问题情景,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形成准确的
知识体系。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注意的概述(1学时)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定义注意(atte
tio
)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它既不同于意识,也不同于对某一事物反映的感知、思维等认知过程。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方向。所以,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
f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如学生在听课时,他的心理活动不是指向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是把教师的讲述从许多事物中挑选出来,并且比较长久地把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事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都会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听课时不仅是指离开一切与听课无关的事物,而且也是对与听课活动无关的甚至有碍的活动的抑制,这样,对教师的讲课就得到鲜明而清晰的映像。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心理过程是对特定客观现实进行反映的过程。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它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