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入腐熟阶段。
f降温后,需氧量大量减少,肥堆空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此时只需自然通风。在强制通风发酵中常见的后熟处理,即是将通气堆翻堆一次后,停止通气,让其腐熟。还可起到保氮的作用
二、发酵程序及工艺流程
发酵程序1、原料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含水率和碳氮比调整。2、原料发酵:周期一般需要15-20天。1)第一阶段:指好氧发酵中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它是指从发酵初期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达到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1012天。2)第一阶段:物料经过第一阶段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存在,需要继续发酵使之腐熟。此时温度持续下降,当温度稳定在35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510天。3、后处理:后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进行必要的破碎处理。工艺流程1、堆制技术堆前夯实地面,然后将粪便、泥炭、速腐剂等发酵原料按比例混合堆制。2、搅拌翻堆条垛式发酵工艺物料以垛状堆置,可以排列成多条平行的条垛,条垛的断面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或梯形,高度1520m,宽46m。混合后堆料的含水率为5565。发酵工艺流程如下:发酵原料——预处理——混合——发酵——再调制——制粒——包装——出厂在预处理中有时需要对原料进行破碎处理,调整原料的粒度,适宜的粒度范围是12~60mm。破碎与筛分可使原料的表面积增大,便于微生物繁殖,提高发酵速度。在堆置后每47天可翻堆一次,1个月后可停止翻堆,让其自然后熟。
三、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1、翻堆翻堆供氧是好氧发酵化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翻堆的主要作用在于:①提供氧气,加速微生物的发酵过程;②调节堆温;③干燥堆料。
f翻堆次数少,通风量不足以提供给微生物充足的氧气,影响发酵温度的升高;翻堆次数多则有可能使肥堆的热量散失,影响发酵无害化程度。通常根据情况在发酵期间翻堆23次。
2、有机质的含量有机质含量高低影响堆料温度和通风供氧。有机质含量过低,分解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促进和维持发酵中嗜热性细菌的增殖,肥堆难于达到高温阶段,影响发酵的卫生无害化效果。而且,由于有机质含量低,将影响发酵产品的肥效和使用价值。有机质含量过高,则需要大量供氧,这会给翻堆供氧造成实际困难,有可能因供氧不足,造成部分厌气条件。适宜的有机物含量为20803、CN比最适25:1在发酵化中,有机C主要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大部分有机C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氧化分解变成CO2而挥发,部分C则构成微生物自身的细胞物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