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何制作艾绒以农历五月采之艾叶晒干后,在石头上用木头砸1200下,过筛,得艾绒。
将艾叶反复晒干后,置于石臼或其他器械中,充分捣杵,令细软如棉,筛去灰尘及杂质梗,再焙燥,即成艾绒。一般说艾绒有两种:用上述方法炮制的为粗艾绒,每500克艾叶可得350克艾绒,适用于一般灸法;如再精加工,经数十日晒杵,筛拣数十次者,500克艾叶只得艾绒150克艾绒,变为土黄色,为细艾绒,可用于直接灸法。
艾绒的特点:燃烧时火力温和,其温热能直透皮肤、肌肉深处,使人有舒快之感。艾绒质量的优劣,可直接影响到施灸的效果。质量优、无杂质、且干燥而存放日久的艾绒,施灸的效力则更大,疗效愈佳,反之则差。不仅如此,劣质艾绒,燃烧事火力暴躁,易使病人有灼痛感,难以忍受。喊杂质较多的杂质艾绒,燃烧时艾炷常有爆裂的流弊。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施灸时火力过强,故应选择陈久的艾绒为佳,正如《本草纲目》所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故《孟子。离娄》早有“求三年之艾”之说。艾绒的储藏:艾绒性善吸水,故易受潮、霉烂或虫蛀,影响燃烧。应将艾绒放于干燥容器内,霉雨季节尤应防潮,晴天宜常晾晒,随用随取。艾叶分两种:一、蕲艾:产于江北,叶宽而厚,绒毛多,绒质较硬,做出的为优质艾绒;二、野艾:产于江南,艾香不如蕲艾,做出的艾绒为劣质绒。李时珍在其著作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艾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将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杆只留艾叶,并将艾叶放到阳光充足处多次暴晒到干,而非用脱水机
1
f和烘干机烘干晒干后的艾草长期保存起来,使用时经过第一次分拣,拣出杂质这是拣出的杂质,大的艾梗、艾杆,甚至还有沙子、石子等。如果机器艾绒的话这些杂质可就跟着艾叶进了粉碎机。第一次分拣出杂质后的艾叶,干净多了吧将第一次分拣后的艾叶放到石臼中,先捣1500下
2
f捣出后的艾叶,再进行第二次分拣二次分拣后的细小杂质将经过二次分拣后的艾叶再放到石臼中,千锤百炼,至少要捣3000下,方可成细绒捣出的艾绒经过耐心的第三次分拣。你可别小看这个环节,小小的细杂质,捡起来十分费劲,
特别费工。将经过三次分拣的艾绒放到粗筛子中,使劲的晒去细末,也就是碎的细末杂质
3
f筛后的艾绒再经过第四次分拣打完手工,最终的成品艾绒出来了。值得提醒的是,虽然经过了四次认真的筛选,艾绒中依然会有极少的杂质残留,这些是无法避免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