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终于完成了GPS天线中最高性能的一个品种:四臂螺旋天线的研制。GPS天线项目启动在四年前,那时候,一些做陶瓷电容的厂家,如南玻、国巨、村田等推出了片式GPS天线,米粒大小。觉得非常适合手机终端使用。我们选取的技术路线是采用磁性骨架,也做成米粒大小,绕线后封装,实际对比测试效果好于陶瓷工艺。大家知道薄膜电感之Q值低于绕线电感,我们当初做的就是一种绕线电感,显然要好于陶瓷LTCC工艺。
然而,在实际推广中,遇到一些问题,终端厂家总与方形的陶瓷天线比较,说收星的颗数少、增益低。于是我们开始做低噪声放大电路,与天线做在一起,构成有源模组。折腾了两年还是效果不理想。看来一味走小的路线,在GPS天线开发中行不通,违反了规律:很小的天线是线极化,接收圆极化的GPS信号,增益要至少低3dB,如何设计一款小的圆极化天线开始成为我们主攻方向。
只有一定的空间才能撑起圆极化的的构型。
f经过调研,国际上,做得最好的是一款四臂螺旋天线,该款天线无论任何方位放置都有3dB增益,属于3D型天线,也就是说终端晃动时候,感应的信号不会剧烈变化。
这类天线英国Sara
tel公司有系列产品,经过实测,相同的体积陶瓷天线中增益确实最佳。一般来说。其采用了两对正交的臂,在空间折叠,其辐射场型类似心脏型:
f这个产品用了高介电系数的微波陶瓷来缩小产品体积,大家知道,电波在匹配的微波陶瓷中穿行,等效的波长缩小,且微波陶瓷具备凝聚电波能量作用:
上图所示,深色微波陶瓷中能量多于自由空气中,用微波陶瓷来聚集能量成为GPS天线发展方向。
而2D型的陶瓷和FPC天线,其辐射场型为:
f电磁仿真和实际测试表面,红色与绿色部分分界清晰,梯度变化大,天线方向性强。
我们不是材料专家,也缺乏器件设计经验,从盲目做最小天线到开始读懂这些理论花费了不少时间。据了解,英国这家做四臂螺旋天线的厂家,用了十多种不可缺少工艺,才制成产品。流程长的代价是产品巨贵,报价在3美元一款了,手机中是用不起的,且体积不大不小的,在手机中用,体积需要进一步减小。
f为了赶超国外水平,唯有在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上突破了,笔者参与研究的左手材料开始派上用场,那是与华师大合作的项目,广州市科技局重点专项之一:
f经过一年时间努力,终于成功!限于保密,我们只能说,采用新技术制造的四臂螺旋天线在相同的环境下对比测试,增益平均高于英国产品23dB并有圆柱型、方柱型、条形等多种款式,用于手机GPS中。
f在我们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