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13、如遇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便器每次用后消毒,消毒液应保持有效浓度并有标牌。14、凡出院、转院、死亡病人床单元应进行终末处理。
15
f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保证病区门窗安全,夜间按时上锁,窗户应有锁卡。2、物品固定放置,便宜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3、病区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所有电器设备、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4、加强对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5、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科。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8、按要求畅通防火通道并要有逃生示意图,病区走廊不得堆放杂物。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周围无杂物。10、做好患者陪员的安全宣传教育。
16
f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病区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及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表。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3、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
4、发生严重查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并保留患者的标本,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个人或单位,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8、发生严重差错,必须在24小时内口头或书面向医务护理部汇报。
17
f十四、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还必须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1)对实施r